攻克小间距痛点,晶台蜂鸟1010是这样做的
摘要: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提升,显示屏间距明显缩小,小间距从适合户外的P10显示缩至可用于室内的P2.5,继而再发展至适合近距离观看的P1.5以下,间距越小显示效果越好,但是对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显示屏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只要有任一环节技术无法跟更小间距适配时,可靠性和稳定性就首当其冲受到考验,造成毛毛虫、失效等现象。一时间,行业都在呼吁扫“黑”除“虫”,小间距可靠性低的痛点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难点。
文章转载自:晶台
后疫情下,国内市场逐渐回暖,随着新基建浪潮兴起和经济内循环成为趋势,业界看到迎头赶上的新机遇,为此不断探索LED显示屏在新基建多个领域的应用,以此抢占先机。而小间距作为目前的主流产品,无疑是行业布局市场的中坚力量。然而被行业寄予厚望的小间却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小间距LED显示屏经常出现毛毛虫、死灯失效等可靠性不稳定的问题。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提升,显示屏间距明显缩小,小间距从适合户外的P10显示缩至可用于室内的P2.5,继而再发展至适合近距离观看的P1.5以下,间距越小显示效果越好,但是对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显示屏的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只要有任一环节技术无法跟更小间距适配时,可靠性和稳定性就首当其冲受到考验,造成毛毛虫、失效等现象。一时间,行业都在呼吁扫“黑”除“虫”,小间距可靠性低的痛点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难点。
小间距行业痛点
小间距常见的问题就是毛毛虫、失效,毛毛虫是由一颗灯珠故障导致相邻一串LED失效的一种现象,在扫描屏的时候,某一颗灯珠短路,会导致颗灯珠所在的一列像素信号失控,并出现高亮以及常亮状态。而跟毛毛虫串亮相反,LED 屏幕失效则呈现死灯现象,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结构设计不当、产品缺陷等原因都会造成以上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封装主要是由于LED产品的灯珠采用molding工艺处理,如灯珠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或者长时间不开机使用,灯珠表面胶体会吸入空气中的水汽,灯珠点亮后,在电场与水汽的作用下,金属电离产生金属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离子朝电场特定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致使芯片或基板局部产生短路情况,显示屏就会呈现毛毛虫、坏点死灯现象。
蜂鸟1010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小间距的痛点?专注于显示封装的晶台也一直在探寻解决方案,不但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研发,还注重发挥产品的最大价值化,同时综合客户的反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从封装工艺着手,持续改良完善产品,将晶台蜂鸟1010从1.0优化到2.0,再升级到3.0,不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大幅度增强可靠性,如今的晶台蜂鸟1010克服了小间距的应用痛点,并夯实小间距显示屏的主流地位。
封装工艺
晶台蜂鸟1010着重从工艺方面隔离湿气,一方面加强内在“防护”,采用晶台独立开发的全新封装专利工艺,在封装前在PCB、芯片、晶线表面涂膜一层湿气阻隔保护层,阻隔湿气渗入损坏器件,保护灯珠内部各个器件不受湿气影响;
另一方面加强外在“隔离”,使用油墨塞孔,增加油墨与铜箔粘结力,阻止水汽从产品底部进入内部,从源头避免受湿气干扰。晶台蜂鸟1010从内外隔绝湿气,双管齐下彻底解决LED显示屏毛毛虫、串亮等问题。
芯片改良
芯片的问题主要存在灼烧和迁移的问题,灼烧是因为以往有些厂家使用的芯片电极采用铝电极,易受到潮气影响,进而发生反应出现灼烧现象,为此晶台蜂鸟1010采用金电极,有效提高芯片电极耐腐蚀性,避免出现灼烧现象;而迁移则是因为芯片电极层使用了Cr元素,这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元素,在水气和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应形成CR3+/cr2+会随电场的方向发生迁移,晶台蜂鸟1010在芯片电极表面采用加厚钝化层包裹保护,避免发生反应从而解决电极中Cr元素的迁移。
晶台始终以自主科研实力为支撑,以专研显示封装技术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完善产品,迭代升级后的晶台蜂鸟1010具有高可靠和高稳定性,通过不断优化封装工艺,解决了小间距毛毛虫、死灯失效的痛点,扫除客户后顾之忧,促进小间距在新时代机遇下应用于更多领域,拉动行业增长。了解更多蜂鸟1010产品信息,请联系晶台销售。
来源:晶台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