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可视化需求的三个趋势
摘要:从技术层面讲,大屏可视化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分支之一;从应用需求层面讲,我国大屏可视化项目比例呈现越来越高之势。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可视化无处不在。而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这种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被定义为,一种以某种概要形式抽提出来的信息,包括相应信息单位的各种属性和变量。其概念处于不断演变之中,其边界在不断地扩大。
从技术层面讲,大屏可视化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分支之一;从应用需求层面讲,我国大屏可视化项目比例呈现越来越高之势。
最初的大屏可视化就是各类系统信号的拼接投放
直到出现了
这种统一风格、一体化的大屏画面
大家觉得这才是可视化应有的样子!
后来大家发现,
不同应用场景下,
客户想看的东西不一样:
有酱紫滴,
适用于“日常监控”
还有酱紫滴,
适用于“展示汇报”
“日常监控”和“展示汇报”有啥区别呢?
“日常监控”模式主要特点是业务全景化和数据实时化
(而“展示汇报”模式不是),
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
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预测和决策支持。
举个例子
某石化生产监控中心的业务大屏可视化画面,从左到右依次是加工设备监测状态、加工设备对应监测状态在虚拟环境中的定位和状态提示、对应设备区的责任班组状态和人员安排预期比对。监控人员可以从设备状态到设备责任人状态,进而到处置人员管理,这样完整的生产监控流程中的主要指标中了解全流程状态,对生产环节管控实时落地。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监控值班人员坐席与大屏整体看板信息的呼应和结合。
作为坐席监控值班人员,在具体某个业务块动作时,因为有大屏全景状态的可实时查看,不再需要在桌面端切换多个系统或者调取多个界面翻转,可以更专注直接具体操控某系统动作。需要时直接查看可能相关联的前因要素主要指标信息和发生结果的回应信息,降低操作失误率,提高全局态势观察。
这种应用场景在诸如轨道交通、生产监管、应急指挥等领域十分必要
于是,这种分“应用场景”的模式逐渐被大家接受,其本质是对“大屏可视化”实现方式和路径的简化。但分“应用场景”的模式也有缺点,比如:大领导听汇报时不愿意光看统计分析结果,既然实时数据都上来了,我想看看!于是,大屏可视化需求的第*个趋势出现了!
—— 趋势一:场景融合 ——
简单说就是:
展示汇报场景中
有人对某个指标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时,
指标背后的实时数据“很懂你”地就推送出来了
(而不是切换到日常监控场景)
这种需求将迫使原来分“应用场景”的模式走向“融合”。
即如何充分利用大屏视觉范围的广度?
既能满足日常监控模式中对主要业务流程的监控,
也能满足展示汇报模式中的个性化成果展示。
比如,
公安交管监控中心指挥平台
直接利用大屏将交通指挥GIS平台全屏展示出来,
实时查看相关的信息点,
比如人、车、设备设施的位置状态。
也可以直接调取
相应数据库资料和推送视频监控信号,
直接把指挥调度台的核心操控作业信号投放,
既兼顾了安全性,又确保了实际生产作业系统的相对封闭和稳定性。
甚至三维化虚拟场景的还原,
更直观可见关键跟踪监视信息的使用和调取。
当然喽,大屏高分辨的视觉呈现,既有技术上刷新信息和同步成像稳定性的难题,也有视觉宽范围里的视觉引导和视觉效果的设计难题。
—— 趋势二:跨维切换 ——
对于同一数据源的业务目标,
可以同时通过2D画面和3D画面同步展现,
为监控人员提供更完整丰富和直观的可视化体验。
如下图所示:
图中二、三维信息可以同步切换,
对信息进行直观、多维度判读。
—— 趋势三:智能化 ——
随着大屏可视化分析、预测功能的不断增强,
画面呈现切换将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点选”
(无论鼠标、触摸、声控、体感等方式)来实现。
“智能化”方式将会越来越多被采用,
即关联信息可以智能化提示和凸显,
以提高全景式监控的能力和效率。
如下图所示:
图中驾驶舱联动信息可以实现关联和自动化呈现。
来源:大数据可视化周刊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