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屏幕显示业绩榜 [ 业绩榜首页 - 网站地图 ]

国家电网公司2015智能电网工作部署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15-01-31 11:41
关键字:国家电网 智能电网

摘要: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就智能电网的部署工作召开会议。会议主要围绕2015年智能电网工作安排,并制定了“十三五”科技规划。会上还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电力科技进步奖。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就智能电网的部署工作召开会议。会议主要围绕2015年智能电网工作安排,并制定了“十三五”科技规划。会上还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电力科技进步奖。

   2015年1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2015年科技暨智能电网工作会议。会议由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英主持,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栾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科技部主任梁旭作大会报告,中国电科院院长、党组副书记郭剑波,副院长高克利参加会议。

  会议提出,2015年是公司实现“十二五”目标的攻坚年,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速,“三集五大”体系巩固提升,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新形势,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四个更好”:项目培育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公司和电网发展的需要,项目管理要更好地提高研究的质与量,研发投入要更好地产生和发挥效益,创新体系要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

  会议对2015年公司的科技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要求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梳理创新需求,明确创新主体定位,加快海外研究院建设;制定“十三五”科技规划,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探索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做好国家奖项申报工作;加强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核心技术领域科技攻关,加快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创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管理,提质增效,推动更多先进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完成6类41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确保福建厦门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按期投运;深化环保管理和对外沟通,不断提升环保工作水平。

  会上,郭剑波院长作了题为《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服务公司和电网发展》的大会交流发言。会议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电力科技进步奖,表彰了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电网)工作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国电科院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电网)工作先进单位”,院科技部、技术战略研究中心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电网)工作先进集体”,输变电工程研究所周立宪、高电压研究所刘之方、计量研究所徐英辉、继电保护研究所王兴国、电力系统研究所郭强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3-2014年度科技(智能电网)工作先进个人”。

  下一步,中国电科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公司2015年科技暨智能电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15年科研和技术支撑工作的统筹策划与部署,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年度科技(智能电网)重点工作任务。


  下面来了解一下智能电网的那些典型项目。


  新能源并网 风电场与电网间可互联互通

  新能源并网技术主要包括资源评估与功率预测技术、新能源发电智能监控与并网技术、试验检测与认证技术、多类型电源协调运行控制技术等。目前,我国在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试验检测、风光储联合运行控制关键技术方面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无人机巡检 实现一键升降、GPS自主导航

  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员安全风险,提高对隐患、故障的定位监测,替代人工对于高山密林、广袤农田区域的杆塔、线路巡视,最大限度保护自然和农业环境。

  智能变电站 智能化、集成化、自主自治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智能变电站建设。智能变电站以智能化、集成化、协同互动、自主自治为特征。站内一次设备信息可实现就地采集处理,电缆长度及二次屏位数分别缩减78%、60%;应用预制舱、隔离断路器等一体化集成化设备,建筑面积减少40%;投资水平与常规变电站基本相当;建设工期节约25%。

  直流融冰 观测冰情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国家电网公司与气象部门合作,发现了影响电网覆冰的17个关键因子,揭示了“日地气耦合”电网覆冰规律,开发了电网覆冰自动预报系统,成功解决电网冰情预测这一世界难题。研制出了具有覆冰图像防雾、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的红外动态图像监测装置,使输电线路覆冰自动监测系统真正实现了冰情观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研制的交直流融冰装置性价比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电网防冰融冰应急处置的效果和效率。

  配电自动化 让分布式电源运行更经济可靠

  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规模和技术应用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改造项目在主站、终端、信息交互、配网通信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建立了包含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分布式终端的协同调度系统,实现储能主动负荷调度,以及分布式电源与电网间的协同互补,显着增强了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提高了分布式电源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电动汽车换电 提出国际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国家电网公司成功立项IEC标准《IEC62840 电动汽车换电站安全性要求》,实现了电动汽车领域由我国提出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成功研发了交直流充电设备、电池更换设备、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在充电服务网络规划设计、与智能电网融合技术、高效能量转换及传递技术、运营管理技术、动力电池及充换电设备检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进行了推广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满足分布式能源计量

  我国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涵盖主站、通信协议、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安全密钥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并据此规划建设了世界用户规模最大、实施范围最广、数据处理能力最强、提供基础用电信息最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首次提出远程及本地通信单元模块化、可互换的设计方案,将国内1491种电能表的外观型式统一为4种、1032种电能信息采集终端的外观型式统一为6种,彻底解决了智能电能表和采集终端技术标准多样化、技术指标不统一的技术瓶颈。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提升驾驭大电网能力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了基于全国产化软硬件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了一体化支撑平台。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确立了我国在电网调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保障了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该系统的建设还有力促进了国产软硬件在电力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部)提出,2015年,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要完成6类41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确保福建厦门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按期投运;

  完成17项国家级智能电网项目,建成投运9项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上,要强化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新一代站、智能输电线路、主动配电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研究。


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行业资讯项目信息
案例欣赏

精彩案例推荐
更多>>
首页|案例|行业资讯|视频演示|实用工具|关于我们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业绩榜http://www.yejibang.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1000217号-8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