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LCD面板供给将会大“变天”
摘要:1月中旬,各大面板企业的新年面板供应规划和运营策略基本制定完成。伴随着LCD产业以量取胜的“规模化竞争”时代过去,大陆头部面板厂也在调整发展逻辑,“价值竞争”将会成为贯穿2024以及未来数年的核心轴。
文章转载自:维科网显示
1月中旬,各大面板企业的新年面板供应规划和运营策略基本制定完成。伴随着LCD产业以量取胜的“规模化竞争”时代过去,大陆头部面板厂也在调整发展逻辑,“价值竞争”将会成为贯穿2024以及未来数年的核心轴。
从基本面来看,支撑大陆面板厂“价值竞争”的核心基础是“动态扩产、按需扩产”方针,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且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不会动摇。
事实上,在经历了号称史上最冷“寒冬”的2022年后,以京东方、华星、惠科为首的头部面板厂已经在2023年初次践行,且成功实现大尺寸TV面板连涨10月之久。
正因此,往后面板厂将不再追求满产稼动,而是更加灵活地根据需求调控实际供应产能和供应节奏。未来头部面板厂控产稳价将成为新常态,在价格波动周期中可以更灵活地争取议价主动权,稳定运营,提升获利能力。
与此同时,考虑到面板厂对需求变化可快速及有效的响应,面板行业的周期性也将逐步减弱。此前LCD“从强到弱,再从弱到强”的完整周期差不多要2年时间,走完其中一个小周期约1年时间。但以去年的面板价格波动作参考的话,预计未来LCD面板周期将由过往的2年左右缩短为1年左右。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控产的目的并不是控制价格,而是通过灵活的产能调整来引导供需关系良性化,从而达到缓和价格波动幅度、稳定盈利能力的目标。这与当年韩国与台湾省的“晶体会议”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其次,各家面板厂在规划中均不约而同的提出减少小尺寸面板生产、将重点产能转移到TV超大尺寸型号中。
例如京东方计划持续减少32/43寸规划,增加大尺寸和超大尺寸面板出货,同时新增40寸和60寸等非主流尺寸。
TCL华星将策略性推进大尺寸化,减少32/43寸规划。
惠科减少小尺寸供应,推进大尺寸化,同样计划扩大40寸非主流尺寸面板出货。
这是由于随着消费群体以及观念的更迭,昔日以小为美的思想正逐渐让位于“大即是好”的新潮流。
洛图科技报告指出,在2023年电视市场中,65寸电视的销量占比达到了历史最 高的21.7%;排名第二的是75寸电视,销量占比19.8%;曾被视为家庭娱乐的55寸“黄金尺寸”时代一去不复返。Omdia 的研究更是指出,市场对更大尺寸追求的趋势不可逆转。
对于面板厂而言,生产大尺寸面板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订单,也代表更丰腴的利润。
以中国大尺寸面板龙头TCL华星举例,2023年受惠于大尺寸面板价格大幅上涨TCL科技年中财报顺利扭亏为盈,二季度更是实现归母净利润8.9亿元,半导体显示业务环比一季度减亏21.5亿元。
在其发布的三季报中,半导体显示业务已实现单季度18.2亿元的净利润,季度同比及环比均大幅改善。
且从去年全尺寸LCD面板涨幅来分析,55吋及以上TV面板价格普涨20%以上,其中55/65吋面板最 高涨幅超50%。可以看出,尺寸越大,涨幅更猛。
第三,在按需扩产的前提下,头部面板厂正缩紧供应渠道将所有有效产能支持重点核心战略伙伴,非核心客户甚至无供应配货。
维科网显示认为,选择性向核心客户供货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巩固“按需生产”的方针,在面板价格处于低位时维持低稼动率。另一方面则是面板厂与下游品牌方的博弈。
目前几大头部电视厂商如三星电子、LG电子、海信、创维均计划在2024年实施电视面板供应链分散化。这就导致原本合作量较大的面板厂之间将减少合作量,转移到目前合作较少、或者还未开始合作的面板厂。
事实上,让品牌方出现分散供应链想法的原因也还是出在“按需控产”身上。由于大陆头部面板厂坚定控产稳价,导致行业淡期面板价格依旧相对较高,品牌方采购成本被一同带高心生不满。
后续品牌方预计会将一部分大陆供应量分散到台湾双虎友达、群创、夏普以及韩企LG Display当中。例如三星电子就宣布要在2024将大陆LCD供应占比降到38%以下,由此导致今年大陆面板的全球市占率可能会出现一定跌幅。
来源:维科网显示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