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城市十件大事!
摘要:2020年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冲突与激荡感。对于智慧城市领域而言,更是显得尤为不平凡。这一年,数据中心扩建、人工智能强抓落地、工业互联网赛道崛起、数字政府狂飙突进,产业界各路玩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纷纷祭出大招争夺主导权;政府侧、研究机构、资本圈纷纷跟进、你追我赶,智慧城市成为竞相角逐的舞台。
文章转载自:灯杆智慧说
2020年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冲突与激荡感。对于智慧城市领域而言,更是显得尤为不平凡。
从年初的新冠肺炎肆虐到武汉封城,从开春后新基建政策横空出世,到中国5G发展一骑绝尘、中国北斗完成全球组网······于挑战中潜藏机遇,于危机中暗合希望。
这一年,数据中心扩建、人工智能强抓落地、工业互联网赛道崛起、数字政府狂飙突进,产业界各路玩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纷纷祭出大招争夺主导权;政府侧、研究机构、资本圈纷纷跟进、你追我赶,智慧城市成为竞相角逐的舞台。
本文旨在回顾2020年足以影响智慧城市本年度发展、并具有相当大的后续“威力”之事件,不仅记录不平凡的时刻、不简单的智慧,更在于为未来铺路,寻找到牵引时代运转的船舵。
一、武汉封城致超级交通枢纽停滞、火速筹建医院
关键词:“雷神山”、“火神山”、全城抗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只黑天鹅,它的出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华南海鲜市场、大武汉、中国、全球,肆虐程度与日俱增,最终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宣布“封城”,武汉进入了全城抗疫的时刻。但是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武汉的“停滞”势必影响国内的交通运输,加之正值春节春运,民众出行受到一定影响。
然而,正因为在“掐断”超级传播链条上的及时,才有效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这种临时机动的政策是未来城市应急管理的重要素质。由于当时确诊患者不断增加,武汉医疗系统面临重压,“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火速搭建,收治了众多确认患者,展现了中国速度,全国的抗疫也进入了攻坚期。
二、“健康码”问世,数字政府的“鲜活”应用
关键词:数字政府、凭码出行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人口流动带来的隐患不可忽视,复工的资格确认、疫情的继续监测是重中之重。健康码成为了这期间的一个新物种。
作为疫情期间被“赶制”出来的产品,健康码是防控时刻恰到好处的改良,亦被认为是现代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升级的新方案,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据报道,2020年2月9日,深圳成为了全国首个“凭码出行”的城市: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各类住宅小区、城中村居住人员进出小区需出示健康码。此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推出本地健康码。
为何17年前的非典时期没有这种产品呢?其原因不仅在于彼时国内大互联网平台还未真正建制,缺少大流量产品,更在于近十多年是国内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爆发的时期。近两年各地政府普遍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度提高,为健康码普及提供了土壤。
三、新基建政策出来,全国各大省市纷纷跟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关键词:新基建、5G、工业互联网
2020年3月4日,“新基建”横空出世,政府、民间(尤其是资本市场)一片叫好。最初13个省份相继公布2020年投资计划,随着时间陆续推移,最后的数据远远不止34万亿。老基建复苏、新基建加力,一场疫情期间的重建硬仗就此开始。
这个词不是新生儿,早在2018年底就出现决策层的文件里。直到2020年3月,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时刻,中央一锤定音,身负使命,荣耀加身。
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7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新基建”与以“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不同,它更强调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赋予传统交通和城市等基础设施科技内涵的信息化建设,兼具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
城市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电子化到网络化到信息化,正在迈向智能化的过程。前三个阶段主要依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而在第四个阶段要实现智能化,更多是依靠大数据和AI技术。
“数字经济‘新基建’最核心的是将5G、大数据、AI这些数字科技基础设施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进行连接,实现各产业数字化。以智能城市建设为例,数字科技新基建的推动,能够让城市中的万物互联互通,构建起城市级数据中心,让人工智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四、国家提出数字经济发展8大举措,将实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5G深度应用
关键词: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战略
2020年5月30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关于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它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1部分是 20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第二部分是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第二部分尤为值得关注,与科技行业的关系、与智慧城市的结合也更为密切。
《报告》提到,须加强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应急物资保障、物资和能源储备、物流设施、农林水利、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还将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推进 5G、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和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制造、商贸流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商务,支撑建设数字供应链。
尤为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报告》要求: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 5G 深度应用。
该文件多次谈到 "新基建"、“新型智慧城市” 这标志着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建设思路至关重要,国家将从顶层设计上予以把握和推进。
五、江苏南通宣布建成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关键词:市域治理现代化、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数据壁垒
2020年6月19日,能够实时监控市县乡三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运行状况的智慧中枢——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正式落成启用。该指挥中心汇聚了南通市64个部门、10个县市区数十亿量级的数据,全市交通运行、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情况都在一张大屏幕上实时呈现。
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问世,是一个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行动,是一番“不交数据交位置”的博弈,是一场技术与体制重组齐头并进的改革,是一次数据融合共享的“大会战”,“唱戏主角”是政府,而搭台的是京东数科,这在今天的智慧城市领域必将成为市域治理的典型。
本月初,在南通召开的江苏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上,江苏省委编办推广“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这一新模式,标志着江苏省此项改革进入大数据支撑的“智”阶段。
目前,在这个指挥中心里,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是数据中台,紧扣市域治理核心功能,抽象公共组件,打造了业务中台。在七大核心应用当中,汇聚共享是基础、集约服务是解决具体的市域治理难题、而监测预警–联动指挥–行政问效形成闭环,促进市域治理体系的持续高效运转;智能搜索、分析研判,为市领导提供辅助决策能力。
六、北斗全球组网完成,时空服务性质发生“突变”
关键词:北斗全球组网、时空基准、定位导航
北斗的发展史,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崛起的标记。而北斗的应用,只受限于个人的想象力。
在经历了2020年6月23日那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指令后,搭载着北斗三号导航定位卫星的长征3号乙火箭一飞冲天,直达苍穹。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此次事件意味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到全球应用的新阶段,服务的广泛性将发生本质改变。
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为GNSS系统,有4位VIP会员,分别是GPS(美国)、GLONASS系统(俄罗斯)、伽利略系统(欧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自主建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方面一直处于空白,需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怀揣着“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这个梦想,才有了后来的北斗。
北斗导航系统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对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非常大。在智慧城市领域,北斗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已经覆盖众多主流智能手机,目前北斗加速定位服务已服务近6亿用户,大幅减少用户初始定位时间。
七、深圳宣布成为“5G第 一城”,5G基站密度国内第 一
关键词:5G独立组网、陈如桂
5G建设的爆发之年,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密度、运营商的赶工热潮、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还是股票市场的看涨叫好,无疑,5G作为新基建之首依然是烧得最旺的那团火。
从地方上看,目前我国的5G基站分布还是与城市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北京、上海、深圳目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政府也纷纷主动把5G建设进度公之于众,成为常态化动作。
2020年8月17日,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宣布,深圳正式完成5G独立组网全覆盖。深圳也成为全国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这意味着,5G发展已经成为市长亲自挂帅的产业。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指出,截至8月,深圳已建成46480个5G基站,5G基站密度国内居首位。据悉,此前深圳在7月26日已提前一个月完成4.5万个5G基站的建设目标。目前,华为、中兴通讯两家通信设备龙头企业总部均设在深圳。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深圳集聚了大批领军企业,在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网络建设、融合应用、产业生态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八、武汉智慧城市“一期项目”大标,阿里腾讯等五巨头争夺
关键词:五巨头之争、智慧城市联合体
每一个大城市都在抢着为全球城市发展“立规矩”。智慧城市,会不会成为武汉经济复苏、实现跨越的“新跳版”?武汉处于疫后各项支持政策叠加的窗口期,机遇,似乎稍纵即逝。
2020年10月10日,一个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及服务招标采购的公开信息引发了行业关注。这其中,涉及到“五巨头之争”。
这个项目,政府的预算是35739万元(约3.57亿),最终腾讯+烽火组建的联合体以贴近政府预算的报价拿下了这个订单,笑到了最后,而同台竞技的阿里云、浪潮、神州数码、顺丰等则黯然离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最开始49家智慧城市企业购买标书,最后实际投标的企业仅有5家(含联合体),分别为顺丰、烽火&腾讯、长江云通&浪潮、神码中国、阿里云&联通。其中,顺丰投标价格最 高。
“武汉疫后重振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具有全球风向标意义”。加上这个一期项目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建设,要求中标的厂商具备数据能力、AI能力、区块链能力和应用构建能力,而应用构建上,连接力是关键,单凭政府或一家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势必,此事件将对武汉智慧城市发展将产生后续重大影响。
九、杭州颁布地方性法规,专为“城市大脑”设计,全国首部
关键词:杭州城市大脑、城市数字治理
全国城市大脑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来自杭州。2020年10月27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并将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杭州此次颁发的条例共有23条,但这23条内容涵盖了诸多内容。
作为一部创制性法规,《条例》首次明确了城市大脑的范畴、定位和功能,确定城市大脑是指由中枢、系统与平台、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等要素组成,以数据、算力、算法等为基础和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全面、全程、全域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系统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并对政府和部门职责进行了规定,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条例》对于部分特殊群体体现了“柔情”的一面。疫情期间让我们看见了,很多老年人无法跟得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条例》规定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应确保决策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透明公平合理,并完善线下服务和救济渠道,保障公民选择传统服务方式的权利。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陈马多里说:“随着新模式、新业态的迅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亟需通过立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为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整体来看,《条例》对于杭州“城市大脑”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十、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项目开工,45亩地打造一朵云,一期工程总投资10.99亿元
关键词: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计算
2020年10月30日,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项目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容东片区西侧悦容公园区域正式开工建设,成为雄安新区新基建项目的“样板工程”。项目预计于2021年底完工,2022年投产运营。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项目秉承“雄安数字城市之眼、雄安智能城市之脑、雄安生态城市之芯”三大设计理念,将打造“边缘计算、云计算、超算”三位一体相融合的城市计算体系,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AI、VR/AR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一期工程总投资10.99亿元,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云平台、超算系统三部分建设内容。
整体来看,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成为智慧雄安建设的必要,瞄准的是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最底层技术能力。雄安这两年一直在推进这方面工作,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一批技术先进企业也重度参与这个进程。
此前基于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开放式智能城市大数据平台——雄安块数据平台,扮演雄安新区的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和AI赋能中心的角色,承担着汇聚新区全域数据、统筹新区数据管理、实现新区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使命,成为新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基底。
总体而言,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的布局,是雄安新区布局未来的一次大手笔,新兴信息科技将逐渐植入到数字雄安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当然,雄安新区的示范作用更加凸显,也将助推国内整体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大潮滚滚向前。
以上为2020年度智慧城市领域最重磅的10大事件,记录,以便更好地读懂智能与未来。
来源:雷锋网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