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刚:媒体建筑,走进大众走进生活
摘要:2018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志刚教授接受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专访,就媒体建筑的内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媒体建筑新学科的建立,以及其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及媒体建筑在社会、文化和商业等领域的巨大潜力等问题展开讨论。
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MAB(Media Architecture Biennale)是全球媒体建筑领域规模最大、规格*高的学术品牌活动。2018年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MAB18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行。本次展览主题为“媒体建筑——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展览汇聚了来自欧洲、美洲、澳大利亚以及国内知名高等院校、艺术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企业的代表,集中呈现全球范围内媒体建筑领域*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与城市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独家采访了2018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高精尖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志刚教授。就媒体建筑的内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媒体建筑新学科的建立,以及其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及媒体建筑在社会、文化和商业等领域的巨大潜力等问题展开讨论。
Q:媒体建筑出现至今不过十余年,它被认为是数字科技和建筑技术的产物,是自然、文化、技术和艺术等各种要素交互融合的突变。怎么去理解媒体建筑?它的重要特征和创新之处是什么?
常:“媒体建筑”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它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学术定义,主要是指从2000年之后出现的一些新建筑现象,即把数字影像和建筑的外表相结合,把建筑的外表变成一个大屏幕或者是可以播放的数字影像的建筑现象,这之后又发展出很多衍生品也好,或者是其它的分支也好。实际上这个
观念主要来自公共艺术,一帮公共艺术家在柏林街头的普通的建筑,把窗变成一个像素点,让这些建筑点组成图形,之后可以和市民和游客进行互动,这个是开始的一个原型。媒体建筑的现象由于是利用照明和LED,以及控制和感应技术,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包括夜景经济的提升,对照明和夜景的重视正好与媒体建筑的发展潮流汇合在一起,所以媒体建筑在中国有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规模,以及最复杂的联动和技术。这几年中国各地的政府、社会的反响等对媒体建筑都非常热烈,大家都在讨论和关注这件事情。
展览环境
Q:本次2018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的主题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主题?什么是智慧城市?而媒体建筑是如何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
常:你这个问题非常好。说到基础设施,尤其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家理解的都是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管理等这样一些领域和范畴。而媒体建筑如何成为城市的一种基础设施,我想这个说来话长,简而言之,这也是我们国际上以及美院关注的一些焦点。首先媒体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智慧的集成也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具体的改变也是涉及到人们的观念以及人们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可以看得见的一些改变。媒体建筑在这方面正好契合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说,过去我们走在城市当中看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看到的环境都是固定的、凝固的,静态的,而有了媒体建筑这种现象和观念,包括有LED、智能控制和感应后就可以和环境、和建筑进行互动。建筑和环境本身也带有它的情感和表情,以后你会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而不是建筑城市面貌都不变,仅仅只是基础设施隐含的隐蔽工程的那些变化,城市面貌也是在发生改变,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我们当前理解的媒体建筑只是几十栋上百栋建筑,如G20,上合,还有金砖这些城市里面,他们的几百栋建筑之间的一种联动,播放大的媒体画面有波澜壮阔的视觉画面的震撼。从国际上以及从中央美院自身的学科发展也好,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处理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互动,这不仅仅是去展现一个宏大的视觉场面,这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一个装置,比如说“一个垃圾桶如何改变你的生活习惯”,“一个灯如何辅助人们的安全出行”等一系列功能,我们看到的可视化的东西给你提供便利以及提供环境的相关信息,不再仅仅是建筑的一个城市的风貌或者是建筑的表象,更多的是参与到生活当中。
这一次我们会上有一位演讲者也是这个行业比较前沿的一位著*设计师,他提出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智慧城市,是可参与的、可加入的一种城市,你不是被动的去接受这个环境,你会去主动的加入到这个城市的面貌形成之中,以及你生活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而不仅仅是既有的环境去适应他,所以我们的基础设施的概念实际上是表达一种如何把视觉的表象的东西转化成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常态,这个才是基础设施的东西。无处不在已经不是非得夺人眼球的事情,反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随处不在,又对你很便利,同时当你看的时候又赏心悦目的状态,我们希望用这个概念打造新的智慧城市下的新的生活形态和城市面貌。
展览环境
Q:如今建筑的媒体化趋势正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改变了城市的景观,它的发展还将改变人们对于建筑、景观乃至城市的观念、认识与理解,甚至改变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你刚才谈到,媒体建筑更像一种公共艺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互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公众的参与性,因此,如何看待媒体建筑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常: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好,我认为也是很专业的,这也是我们在学科发展与项目实施中,设计师要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设计师去非常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对于环境有新的理解,这种关系不是现在既有的做总结,而是进行当中,甚至是带有前瞻性的思考才对,这种关系和原来的我说的那些的关系是一个更新也是一个颠覆,所以这时候我们对于这种关系的思考可能会引领我们的学科、我们的项目设计理念,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展览环境
Q:关于媒体建筑还有存在一些争议。因为建筑的媒体化表达往往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使之产生超越原有建筑构件的视觉形象。如此,媒介化建筑的构件大都被媒体界面遮蔽,我们看不到一个完整建筑的结构。从建筑审美上看,来自于建筑本体的美感几乎也不存在了,那么这些媒体是否毁灭了建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常:这句话引出了一句名言,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曾说,书籍将毁掉建筑,大教堂的时代将被印刷术所终结。因为过去人们想了解圣经和历史,需要在教堂建筑里去看那些壁画和雕塑彩绘玻璃。有了印刷术以后,每个人都有一本书,那时候不用再去看建筑了,大家都不去建筑里面去了,书籍或者是印刷术是不是就毁掉了建筑?你刚才所说的这个话的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媒体也将会毁掉建筑”,我想这个是一个时代不可避免的趋势。刚才说的问题在建筑里面是特别受争议的一件事情,不用说现在的媒体建筑,即使是做传统的常规照明时候很多建筑师就已经是很反对这件事情了,他们认为你把我的建筑变得面目全非了或者是在建筑表面上装灯,破坏建筑原理的构造和理念形式。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LED可以安装在看不见的状态,建筑师满意了,他突然发现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出现了,过去白天不受影响,到晚上以后建筑的面貌会发生更剧烈的颠覆,建筑本身存在不被关注了,媒体的动画、表皮的视觉酷炫成了主角。在中央台春晚还有介绍各个城市的片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介绍某个城市,过去是展现自然风光,现在出现的是晚上媒体建筑的联动,夜景的绚烂。
所以这个事情我想是双面的,一方面是建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建筑学科随着到二十一世纪以后智慧化、信息化,媒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之前建筑发展两千年虽然有了各种各样的革新,但是没有遇到这么大的一个颠覆,所以说建筑师也应该重新思考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建筑学需要不需要有新的调整和改变。另一方面,这不仅仅是学界和专业界的思考,也是面对社会的。咱们国家很多的媒体建筑项目都是照明设计这个行业在做,这里也存在很多的争议和反思,有的认为这些影像很低俗,虽然技术很好,规模大,LED自身的饱和度都很好的,但是展现的东西就很一般,还有光污染,影响市民的生活以及浪费能源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大众的看法,据我了解这部分更多的是肯定的。我记得有一次去武汉长江上,当地的接待方让我到游艇上,我看到两侧的媒体建筑,虽然有一些维护的不是很好,或者内容比较粗糙,但老百姓非常高兴,大家欢呼雀跃在游艇的边上拍照,大家把这些当成一种新的城市景观,甚至是一种新的生活,所以这时候大家对于新奇感以及兴奋感完全超过了对专业和技术上的判断。但即使如此,我想作为专业的人员来讲一定要未雨绸缪,一定要首先对自己进行反思。不能等老百姓反应过来了,设计师还在沉浸在自己过去的夜景当中,所以我想也得一分为二的看这个事。一方面有这么多的社会关注以及对这个事非常好奇非常喜欢,也有负面的东西,对于社会来讲也是双面的;一方面有了这么多游客和人气,拉动内需促进旅游,这是拉动当地经济的非常好的手段,不管是政府也好,业界也好大家经常提“夜间经济”,媒体建筑可以说是夜间经济的领头羊。所以它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是有贡献的,也有负面的东西,我想这件事情本身无论是在当今这个时代也好还是专业和学科发展到这个节点也好,都需要有一个变化,有一个变革,这个事本身不是坏事,技术是向来都是双刃剑,看你怎么用,如果你用得好指引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一定会引领社会的发展,推动文明的进步,造福社会和市民。
展览环境
Q:目前媒体建筑还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成熟的逻辑体系和审美标准。那支撑媒体建筑的新的美学范式的理论支点在哪里?如何对其进行审美判断?
常:这个也是我关注的非常核心的问题,因为中央美院是以审美作为学院的一个特色。我认为媒体建筑反而不要先判断它的审美价值,所以我跟专家学者和观众讨论的过程中,我的观点是首先放弃审美,因为审美是需要随着时代变化的,不要拿着既有的审美判断新的事物,这样往往会限制新事物的发展,所以我总结出一句话就是:美是我们最后工作的结果,而不是我们的目的。一定是在我们面对项目的时候,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最后的结果是审美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去想审美的问题,我们把精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和功能的解决上面去。我们面对新的事物去解决新的问题,最后审美是一种结果,我们不预设一个审美的体系和系统去限制这个,所以这个是我们认为对待审美,媒体建筑的姿态。它的学科体系首先是根植于建筑学,但是它是一个极其跨界的事情,不能只是在建筑学自身的范围内生长,它一定是跟社会学、公共艺术,包括媒体、平面设计,甚至是和科技等领域跨界。
这也是媒体建筑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没有一个既定的成熟的土壤,这个土壤需要你去组织养分,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是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生长,然后再找新的资源和营养,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想媒体建筑跨学科的特色的在于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主导,而不是说一定要建筑师来主导,有可能这个是一个照明设计师主导项目,也有可能是一个公共艺术家主导,去指挥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配合他的项目,所以这其中的所谓等级秩序完全是动态的,没有固定秩序的状态下进行的跨界行为,所以像你说的不成熟或者是不稳定的状态,这个正好是媒体建筑未来的一个新的趋势,也是它最大的发展活力和生命力。
展览环境
Q:您本身作为中央美院的教授,也是中国媒体建筑非常前沿的学者。媒体建筑具有多专业、多领域、跨学科的特点,中央美术学院设立媒体建筑专门学科时,无疑就增加了难度。那么如何去把握、处理这种多学科、跨学科的教学方式?
常: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因为现在不仅仅是说媒体建筑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是所有的学习方式都在改变。今天范迪安院长说过一句话,他说,“现在很多学生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出生的时候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跟我们这一代上学的时,课堂、书本、师父带徒弟的传承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他们完全是发散式的接受知识和自己梳理、沉淀知识。他们的学习方式一定是跟既有的课堂模式、书本模式、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模式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是扁平化的学习方式,关键的核心价值是对于人的理解,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我认为知识也是可以扁平化的学习,而观念是越来越需要大家对于它的本质问题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就像美院也有一个“媒体艺术双年展”,今年的主题“后生命”就是对人工智能和人的生命本质的重新反思,这些主题不仅仅是艺术家该关注的事情,也是每个社会人都要关注的,设计师作为承担着把科技转化为社会服务的中间环节,必须具备这样的人文意识和哲学思维,以及对于人类命运的普遍关注。我想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在扁平化的学习过程当中不离开本质,始终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把这些扁平化的、摊开的、扩散的知识聚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或者一个新的项目。
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