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企业服务分类排行榜
摘要:2018企业服务分类排行榜
资本的青睐对象?
中国互联网的上一个十年是用户端(TO C)的十年,经济发展带动消费升级、人口红利,让各种商业模式迅速成长起来。彼时,一家创业新星在几年内就可以成长为相关领域的巨头,典型如小米、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公司。上一个十年,TO C服务是很好做的,依靠庞大的消费人口,企业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也因此,企业对于提高效率的新工具、新方法的使用意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弱,特别是那些昂贵又短期效果不明显的企业服务,并没有进入企业管理层的考虑范围。我国的企业服务市场长期以来在TO C 创业的滚滚大潮中显得黯淡无光。这一局面的改变以2015年为转折点。
资本追逐风口,每个新概念兴起,都有众多投资机构追逐,把“精美PPT”变成现实。互联网与资本的联合,深刻地改变了大众生活。微商、O2O、外卖跑腿服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热闹非凡。但是,有一个C端之外的领域,开始受到资本关注,并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那就是企业服务。根据IT桔子的数据,2015年,企业服务融资发展到400多起,这之前的几年企业服务的投融资次数一年内徘徊在100起左右,毫无疑问,2015年可以算是企业服务爆发元年。
2018年企业服务方面继续受到投资方青睐,许多资本流向企业服务创业公司早期的天使轮、Pre-A轮、A轮以及A+轮,除去众多企业耕耘已久的SaaS服务领域和传统类型企业服务(如IT建设),企业服务仍处于早期投资占主导的阶段。
多方原因推进企业服务繁荣
人口红利带动了消费端创业的繁荣,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企业不得不想办法提高效率,更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是企业服务兴起的社会大环境。
采用企业级服务,也是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一组信息化系统软件的集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企业在每一个环节都自己亲自上阵,一是投入成本太大,使用频率不高,二是还可能做得不专业。选择企业服务,保留自己的核心业务,把信息化的需求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只按需付费,既实现轻资产布局节省成本,还能享受更专业的服务。
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云技术的成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服务发展。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承载很多应用,运用智能手机一键操纵管理或者随时挑选需要的企业服务,降低了每个人的信息化成本。
企业服务领域也会越来越细化。企业服务领域9月获得投资的企业中,有安心记加班。这是一款精确到手机记录加班时间的工具型应用,投资方为顺为资本和蚂蚁金服,获得一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同月,专注于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的巨杉数据库,也获得了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这类大数据企业深入服务某一领域。在加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后,企业服务在市场的垂直发展空间非常宽广,企业服务迎来更多机遇,未来仍将是投融资的热门赛道。
企业服务有超级选手进入赛道
国外的著*企业服务公司有甲骨文、微软、亚马逊等公司,再看看国内,单从市值角度讲,做TO B业务的公司还没有TO C公司的十分之一,中国出名的BATJ,都是做TO C的。但现在,中国企业服务较快发展的时机似乎到了,流量获取成本增加,人口红利消失,C端业务的瓶颈愈发明显、需求侧达到饱和,B端对提效降本的专业企业服务需求变得旺盛。如今,TO C的明星选手们,开始去做TO B端了。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如今已是年营收达到112亿元,估值达到450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阿里的另外一个独角兽就是钉钉,阿里钉钉以免费服务为特色,在智能移动办公领域占领了很高的市场份额。
而腾讯也在布局企业服务。2017年底,马化腾在年度员工大会上坦承:“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腾讯总裁刘炽平认为,“很多人说我们只有 TO C的基因,没有 TO B 的基因,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你看进化中的成功物种,不是一开始就有那种基因,都是演化出来的。”今年9月30日,腾讯宣布了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的 CSIG 事业群,也是负责腾讯云等企业服务。可见,腾讯正在转基因,往B端布局。
百度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大会上曾指出,过去中国劳动力成本很低,使用企业级软件的效应并没有起来。另外,很多传统企业的老板并不用电脑,不会用PC提升效率。而实际上,百度在TO B已有布局,百度的Apollo计划,是针对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阿波罗平台包括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和服务体系,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部分。这些都是TO B的业务,只是更多针对汽车厂商。
很多做TO C的公司开始涉足TO B,其实是值得鼓励的,企业想要基业长青,除了核心价值观不能变之外,包括基因在内的优势禀赋,都是可以演进的。就如现在已经在行业站稳脚跟的阿里钉钉、阿里云,又变成了阿里发展事业版图的新优势禀赋。
企业服务的增长是线性的
但是,超级选手入场并不影响其他创业公司。企业服务是一个难以形成马太效应,一家独大情况的行业。
具体来说,TO B营销与TO C营销呈现完全不同的客户关系模式与决策心智逻辑。B端企业用户有比较严谨的选购计划和选购流程,更多是理性消费。企业对服务商的选择,常规做法是货比多家,并征询相关业务需求部门的意见。C端消费者多是感性决策,往往会因为营销、冲动而消费,这也是每年“双十一”越做越火背后的逻辑支撑。消费者会因为好奇而下载抖音、子弹短信,企业却不会因为好奇就在内部推行一套OA系统。降本增效是企业采购的核心动机,企业会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发展阶段、核心需求选择不同规模和报价的服务商,消费者的决策却多从外在视角考虑,如风格、品位、品牌等。
因为不同的客户关系模式和决策逻辑,所以企业服务供应商很难引爆现象级营销,企业服务的获客增长是线性的,企业服务要脱颖而出,只能稳扎稳打形成品牌效应。企业服务公司品牌力的打造,是细水长流的过程,没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态度以及时间的积累,是没有办法成功地塑造一个品牌标签、提升品牌力的。企业用户更愿意选择有品牌力的服务商,是因为品牌意味着能力、信任以及更透明的信息,企业不会像消费者一样买爆款跟风。
SaaS荣光不再?有人选择坚持,“给我些时间”
很长时间,提到企业服务,人们第*个想到的就是SaaS(软件即服务),SaaS具有很多优势,SaaS只需要简单的部署,不需要购买任何软件,企业以支付月费的方式进行投资,不占用过多运营资金,并且只需要连接到网络,就可以访问系统,不用为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费用。基于这些优势,SaaS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
但是,硬币都有两面。很多企业很不情愿使用SaaS,是因为安全问题,他们要保护核心数据,不希望这些核心数据由第三方负责。另一个缺点是,这个行业缺乏标准化解决方案,各行其是,又没有专业的定制化方案提供商。特别是在当下时代,每个人都讲究个性张扬与众不同,企业需求和设计也同样如此。
用户的需求变了,原来靠大规模生产标准产品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单一定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SaaS服务商,如果还是企图推一款万能软件,一款全“包圆”,AI、集客营销、销售自动化,只管拿来。没有针对性,什么都做,另一面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在前些年业内看好的CRM领域,大家都认为在未来3到5年会在其中出现一个可以对标美国Salesforce的中国公司,但至今也没出现那匹“黑马”。在销售易、红圈营销和纷享销客多轮大额融资的光环下,其实是大批停留在早期融资阶段的厂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没有深挖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去考虑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靠“炖大锅菜”满足不了企业用户的需求。
很多企业服务公司都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由于基础薄弱、缺少资金、管理不善等原因,中小微企业在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处于劣势,如果企业的每一个版块(包括财税、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都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不仅会减慢转型升级速度,还会增加很多摸索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这个角度来说,中小企业对企业服务有需求。
但另一方面,本身日子就不太好过的中小企业对于企业服务的预算有限,对SaaS服务的付费意愿就被压低。以钉钉为代表的移动办公软件,主打免费服务,在企业服务的入口级别,如考勤、员工沟通、多店协同管理等服务上是免费的,免费移动办公软件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交流、沟通协同场景的强需求,虽然无法满足更进一步的企业内部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任,但是免费软件压制了很多SaaS服务商的生存空间,SaaS服务商因为中小企业续费率低而不得不转移客户群体,从中小向中大型企业扩张,一是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二是要避免跟钉钉的正面交锋,保持与钉钉的安全距离。
以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当前能做的,是SaaS服务商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服务好比一颗大树,当大家都拥挤到最粗的枝干上时,本以为这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可是当人数太多时,树干会变得拥挤,甚至还会压垮树干。如果找到大树上的一个小枝干,虽然看起来不会得到那么多的阳光,但不用去跟别人抢夺有利的位置,反而为自己的成长争取到了时间。
问题很多,仍有人选择坚持,依靠不断地创新和对目标用户的深耕,在模式、想法、执行力方面一点点进步。即便在技术上依然与国外产品有差距,但是客户端和服务商之间的交流只会越来越深入,懂SaaS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耐心、决心、创心浇灌企业服务之花
企业服务难有指数增长回报,如上所言,企业服务的获客是线性的,客户决策是理智的,更多时候依靠品牌力来为企业背书,但是品牌力的打造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对企业服务创业者来说,要过一段苦日子。
做企业服务市场,企业的成长曲线是缓慢而艰难的,产品的打磨、团队的历练、市场的扩张等都是水滴石穿的功夫,没有耐心和不够坚韧的创业者一定在企业服务领域坚持不了多久。中国企业服务领域的诸多创业者们,需要耐心来培养市场和自身品牌力;需要决心,不仅要有去改变企业的魄力,还要有针对市场在企业内部进行改革、进化的魄力;更需要创心,不被资本所裹挟,不断拓展边界,创新产品。
而纵观整个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拥有这三心的企业寥寥无几,而谁能够拥有这三心亦或是其中的一两心,谁就能在这场中国企业服务发展浪潮中成功生存并成长起来。
来源:互联网周刊
欢迎投稿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