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中国LED产业发展探析
类别:行业新闻发表于:2012-08-14 16:56
2012年迎来了政策“艳阳天”,LED产业需求回暖,资本市场更是不断升起一个又一个璀璨新星,然而上半年LED行业整体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成本持续上涨、利润进一步下滑、价格战愈打愈烈,跟风者众多、人才依旧匮乏等等阴影依旧在蔓延,更有卸任门、倒闭门、跑路门等等企业丑闻被大肆传播,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LED产业正在夯实基础,在大步向前发展。
政策——久旱逢甘露的“及时雨”
2012年上半年,密集出台的新一轮中央和地方产业扶持政策似乎成为了LED照明行业的一场及时雨。尽管行业依旧难掩“乱象”弊病,但频繁下发的政策红利,让整个行业迅速升温。
自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我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以来,诸如公开LED路灯采购招标、半导体照明“十二五”规划等利好政策频出。而在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更是决定安排22亿元补贴资金支持推广LED灯和节能灯。
令业界振奋的是,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5月23日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全面普及公共场所LED照明,所有由政府财政或国有资本新投资建设的公共照明领域,一律采用LED产品,而原有的非LED照明产品在2014年底前改造使用LED照明。
紧接着,青岛、佛山、东莞等城市已经陆续推出了面向民用LED照明市场的消费补贴政策。
民用照明才是LED照明的最大潜在市场,在政府的持续利好政策引导下,预计,今年国内LED照明产量将同比增长60%以上,将是LED照明产业增长最快的一年。随着国内LED照明技术的成熟,政府针对终端消费者进行补贴的时机也日益成熟。
投资——无序竞争的“轨迹”
LED产业到底有多热?政府接二连三利好政策刺激,2012年投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企业或谋圈地扩产,或谋垂直整合,或谋协同合作,或谋拓宽渠道,或谋融资上市,或谋跨行切入,或谋转型……纷纷砸巨资或内修技术、或外修门路,更有水果贩、轮胎商、造船老板等“门外汉”强行杀入,目前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表明外行进入LED行业究竟占多大比例,但低门槛的LED波及各行各业躁动的人们。
然而,一窝蜂投资LED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加凸出,产能过剩加剧、厂商狂掀价格战……无序恶性竞争侵蚀整个行业的健康肌体。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所有规划投资的LED项目若100%投产,产能过剩危机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LED蓝宝石衬底和LED芯片领域。厂商要如何消化这部分库存?寻找市场廉价清货,于是价格战愈演愈烈。一年时间内LED芯片价格由6元多降至2元多,下游LED灯具价格则普遍降低近三成,越来越逼近节能灯。
纵观2012年上半年,中国LED产业投资脚步整体放缓,并逐渐趋于理性,已经告别投资“争上游”时代。投资者可以无视产能过剩,但是国内大宗投资项目的搁浅不得不引发思考,保利协鑫蓝宝石项目的退出,佛山旭瑞光电项目的触礁等等至今还震动着业界,不过,业者投资LED上游项目将会越来越谨慎。
上市——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LED行业万象丛生,但是依然抵挡不住企业上市的步伐。虽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大批企业通过上市实现了快速发展。对LED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LED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IPO成功的企业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可加速行业整合。这似乎也是LED企业竞相上市的原因之一。
上市,已显然成为LED企业扩张规模、加快发展的最重要渠道。无论是企业本身融资需求,还是资本的刻意推动,自去年底LED引爆上市潮后,2012年上半年LED企业上市热度丝毫不减。
据数据统计,去年LED企业IPO过会共有13家,其中木林森IPO过会上市受阻,实际成功上市6家,IPO过会待上市6家。2012年,仅1季度已经成功上市的LED企业就有6家,包括万润科技(2月17日)、利亚德(3月15日)、茂硕电源(3月16日)、聚飞光电(3月19日)、长方照明(3月21日)、远方光电(3月29日),不难看出,有5家企业都集中在3月份上市。而华灿光电则在6月1日成功上市。此外,还新增IPO过会等待上市的有艾比森(5月18日)、金莱特(5月23日)。同时,正在排队等待上市的LED企业也不在少数。
LED对环境的要求逼迫这些企业必须快速上市,国家和政府对新兴行业尤其像LED行业是网开一面的,对企业盈利状况的要求不是*高的,因而排队的企业很多,预计未来对要上市的公司要求将越来越高。
外企——不容小觑的“劲敌”
一切需求源于市场,一切决策源于市场,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是全球LED产能消化的最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聚集了全球近8成的LED封装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封装工厂”。
2012年上半年,不难发现国际LED巨头动作频繁,纷纷调整战略加紧在华布局,加大中国市场开拓力度,把中国作为未来布局最大市场。
日本L E D龙头日亚化学不再低调,高调宣布调整产品策略,转型LED照明市场,并表示未来80%LED照明产品都将在中国生产,在广州设立分公司后,还将在重庆、杭州等地建立分公司,完善日亚在中国未来十年的布局。
欧司朗2.5亿欧元投资的封装厂最终敲定江苏无锡,并称主要看好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服务。
飞利浦照明在中国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业务增长,尤其是LED照明业务,飞利浦表示将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支持,目标是在2015年实现LED业务占整体业务量的50%。
东芝、松下近日也纷纷高调宣布进军中国LED照明市场,松下将中国LED产品扩至60款;东芝则关闭部分日本工厂,将产能转移至中国。
国际业者深知,抢占中国市场低价才是王道,才是立足中国市场之根本,而在中国设厂或扩大产能,成为降低成本的途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五大LED巨头已有欧司朗、科锐、日亚、飞利浦4家在中国设立工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欧美日等国家或地区LED巨头还将进一步在中国投资设厂,完善中国市场布局。
人才——企业的真正“博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LED行业,人才的培养及团队建设已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随着LED产业的高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庞大的人才缺口。因此,在LED行业频频爆出“人才战”与“挖角门”事件。
今年4月,三星诉11人泄露OLED核心技术,引发三星与LG人才战升温。而此类事件以后在行业中仍会发生。至于挖角LED人才,早在两年前,就频频出现内地以高薪挖角台湾人才的事件。台湾人力业者更是爆出,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高阶人才,在内地的待遇比在台湾薪资高4.5倍。
有人说,设备可以买,但操作设备的人才还是要自己培养,但即便是这些高端技术人才,在缺乏职业操守与企业忠诚度时,通常会经受不住利诱,“将薪比薪”寻找更好的去向。因此,有企业挖角,就有员工跳槽,人才的流动在LED行业无法避免。
也正好验证了那句“L E D行业最缺的不是钱、也不是机器,而是人才”。于是,企业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大陆猎头公司透露,公司储备的半导体人才已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公司目标已经转移台湾,以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
统计数据表明,预计到2015年,中国微电子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方面的研究人员的需求将达到3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以及需求缺口。而半导体行业在欧美和日本都比较发达,但去那些地区招聘人才的成本太高,相比之下,台湾半导体产业处于蓬勃期,人才相对丰富,是*佳的选择。
LED人才缺口严重,如果人才长期缺失势必会影响未来LED行业发展,但只一味地转移台湾人才到大陆并不是长远之计,企业培养相应的高级人才势在必行,但加强员工的职业操守也刻不容缓。
倒闭门——洗牌的“必经之路”
目前,在L E D行业中,中小企业技术低端、竞争激烈、融资渠道狭窄,生产企业、供货商、客户三者之间纠缠于“连环债”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企业脆弱的资金链条埋下隐患。最终不得不面临倒闭。
所谓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归根结底,倒闭的根源还在于企业本身。目前LED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一旦看到哪个领域赚钱,就一窝蜂涌入,跟风起哄、浑水摸鱼,生产的产品只重量不重品质。抑或是有的企业在行业里淘到一桶金后,便不知天高地厚盲目扩张与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
2012年,80%的LED照明封装企业资金吃紧或亏损,20%到30%的LED应用企业感觉到很紧张,以至于有不少原先疯炒的LED照明企业抛弃实体经济而转向资本投资,甚至使一些LED企业“举家跑路”。
继去年的“钧多立”跑路事件之后,2012年1月9日,LED路灯企业深圳德士达光电再次爆出老板“跑路”事件。而近期深圳亿元级LED显示屏企业愿景光电的倒闭,在波澜不惊的显示屏行业激起千层浪。
愿景光电表面上是经营不善,实际上是被整合了。LED显示屏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利润好一点时7%-10%,差的时候仅有5%。然而毛利越低,企业就越希望把规模做大。而投入越大,欠款就越多,风险必然越高。
10%-20%的企业遭遇洗牌很正常,洗牌正是让浮躁的LED显示屏行业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而LED行业今年有所好转,但在一些细分领域及部分问题积累较严重的企业仍面临相当大的困境,LED产业整合的速度正在加快,今后还将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但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有懂得相机而行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辞任门——惊天内幕的“导火索”
2012年上半年,LED资本市场的两大明星企业佛山照明、雷士照明创始人相继卸任,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后续媒体不断爆出的一连串惊人内幕让业界瞠目结舌,更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柄。
先是佛山照明2012年4月23日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钟信才辞任所担任的总经理职务。时隔一个多月,钟信才卸任事件余音还未了,5月25日,雷士照明突发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请辞所担任的一切职务。
两大上市公司创始人的离奇卸任,媒体怎能放掉揭开卸任背后这层面纱的绝佳报道时机,各大媒体纷纷展开两大风云人物辞任原因的深度调查。于是乎,两公司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广泛传播,且不谈论这些报道的真假,一连串的丑闻已经让两公司在资本市场严重受挫,股价更是“跌跌不休”,而这些惊人内幕更像是一个个“利器”,不断把两大企业推向舆论的浪口风尖。
佛山照明连续3年年报造假、钟信才父子密织关联公司网、佛山照明陷利益输送、内部斗争或使“灯王”褪色等等,媒体更是笑称曾因连续多年高额分红回报投资者而被誉为“现金奶牛”如今堕落成了“山鸡”。
证监会已责令佛山照明进行公开说明,“纸包不住火”这个道理想必佛山照明比谁都清楚,只有坦白才是上上策,佛山照明终究还是承认事实,钟信才已公开致歉并愿意接受惩罚,但是一句“不懂法”还是让人们笑了。
而对于吴长江的“辞任门”,闪辞后离奇失踪30日,媒体爆出雷士照明重庆生意迷局,更是力证股东施耐德欲彻底掌控雷士,通过吴长江微博的蛛丝马迹,渐渐揭开“辞职门”的面纱,果真是“被辞职”的。
正如吴长江所说,雷士是他的毕生心血,他永远不会放弃。而当辞职真相昭之天下,很明显,吴长江下一步棋则是夺回经营权。于是,工厂停产、全员罢工、经销商停止下单、供应商停止供货……各种戏法上演,为吴长江重新回归雷士铺平道路。重掌雷士控制权,吴长江貌似志在必得。
所谓“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这场创始人与投资方的博弈战并不是个案,而是反应一种现象,更多引起企业的思考,在引进投资方不得不更加谨慎。
政府补贴——救世主的“血液”
政府补贴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各地政府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相继推出相关LED产业扶持政策和补贴政策,内容涉及资金、土地、科研、税收、人才引进、设备购买等各个方面,而此前出台的财政补贴政策,更多倾向于补贴上市公司,倾向于补贴政府工程。
补贴的意义,对于政府而言,无非是想“养肥”企业,税收好有保障;而对企业是不言而喻的,直接贡献营收,粉饰财报,更是部分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吃进“明补”的企业带着“光环”日子过得滋润。政府一直青睐补贴LED上游,出手阔绰,三安光电、德豪润达是最懂的。
2012年上半年,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乾照光电、澳洋顺昌、勤上光电、国星光电、广日股份等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程度补贴进账。但是,政府补贴不具有延续性,市场并不买账,加上退市新规出来之后,主营业务盈利才能摆脱退市风险,所以政府补贴并不能帮助企业摘星脱帽。
在经济转型期,部分企业获得补贴可以理解。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公司利润空间日益压缩,政府实行补贴政策,有助于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但是,如果企业自己的创新、变革力度薄弱,造血机能不足,财政的输血只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另据观察,这种“明补”方式收效甚微,仅补贴设备采购仍无法解决国内LED上游企业的核心技术问题,并未从实质上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业内普遍达成共识:出台终端应用产品补贴及鼓励政策是最有效推动产业自下而上发展的手段。
专利——没有硝烟的“战争”
专利已成为各产业中企业之间幕后的一种战争武器,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攻击对手最犀利的武器,亦是LED企业无法逃避的战场,国内业者似乎已经看惯了国际巨头之间的专利炮轰。
2012年上半年,日亚与亿光这对老冤家专利较量持续,欧司朗与韩厂三星、LG的专利诉讼有了结果,而近期Cree与旭明光电已经同意结束双方一年多来的专利侵权诉讼。
据观察,国际巨头已基本完成相互间的专利授权,而Cree与旭明的专利和解也反映出,在市场利益面前,采用“双赢战略”才是上策。
而对国内L E D企业来说,由于核心专利均被海外厂商控制,企业随时面临着专利侵权的风险。大多中国LED企业涉及的专利战,大多以和解或者赔偿收场。
真明丽在今年2月与飞利浦签订了专利合作协议;紧接着4月10日,众明也与飞利浦签署LED照明专利技术合作协议。
除了与厂商直接达成专利合作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与国际LED芯片厂商达成战略合作的方式,以避免海外市场的专利壁垒,深圳金流明与夏普签订的战略合作便是如此。
国内企业深知专利对自身发展的弊端,业内已提出建立“专利池”的想法,通过成立专利联盟,加强专利战略研究,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专利的授权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个应用专利置换一个核心专利的形式,整体降低企业的成本。
标准——行业乱象的“根源”
一直以来,中国市场LED产品鱼龙混杂,性能各异、互换性差,由于对产品缺乏衡量标准,给整个LED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没有硬性的、统一的标准,消费者选购缺乏评判指标。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导致市场上的LED企业真伪难辨、优劣难辨。不同的地方标准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也导致做高端产品的公司“吃亏”,低端产品却可以通过低价轻易拿到项目,“劣币逐良币”。不解决行业标准问题,就不能够遏止行业乱象。
如今LED包装有了统一标识,佛山起草了国内首个LED包装标准。LED灯具包装虽然有标可依,但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对LED包装标识进行整顿,而且规范好整个LED市场才是关键。
2012年4月,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颁布了《广东省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实施方案》和《标准光组件层级项目指导书》等文件。紧接着,国内22家科研机构、上市公司和德豪润达、晶科电子等龙头企业,于5月3日正式签约成立LED照明“标准光组件联合研究联盟”,拟解决内地LED照明市场欠缺标准,以及竞争混乱的现状。
而国际方面已在4月19日完成了ZigBee Light Linktrade标准制定和认证。欧司朗、飞利浦及GE已宣布将采用Zig Bee Light Link(ZLL)开发可实现光源控制的LED照明产品。ZigBee Light Link标准可望成为照明控制应用的主流规范。
而让国内业者揪心的是,欧盟、美国等主要出口地计划提高进口产品标准。欧盟委员会发布通报,要求只有能效指数达到0.2以下的定向LED灯和定向荧光灯才能进入欧盟市场。也许,随着LED技术的快速进步,不排除欧盟会继续提高要求的可能性。
欧盟灯具能源标签法案中的要求是最低的准入门槛。中国LED标准制定部门可以很好得借鉴,如果中国也按这个标准实施的话,低端市场则将会重新洗牌。
来源:阿拉丁
政策——久旱逢甘露的“及时雨”
2012年上半年,密集出台的新一轮中央和地方产业扶持政策似乎成为了LED照明行业的一场及时雨。尽管行业依旧难掩“乱象”弊病,但频繁下发的政策红利,让整个行业迅速升温。
自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我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以来,诸如公开LED路灯采购招标、半导体照明“十二五”规划等利好政策频出。而在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更是决定安排22亿元补贴资金支持推广LED灯和节能灯。
令业界振奋的是,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5月23日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全面普及公共场所LED照明,所有由政府财政或国有资本新投资建设的公共照明领域,一律采用LED产品,而原有的非LED照明产品在2014年底前改造使用LED照明。
紧接着,青岛、佛山、东莞等城市已经陆续推出了面向民用LED照明市场的消费补贴政策。
民用照明才是LED照明的最大潜在市场,在政府的持续利好政策引导下,预计,今年国内LED照明产量将同比增长60%以上,将是LED照明产业增长最快的一年。随着国内LED照明技术的成熟,政府针对终端消费者进行补贴的时机也日益成熟。
投资——无序竞争的“轨迹”
LED产业到底有多热?政府接二连三利好政策刺激,2012年投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企业或谋圈地扩产,或谋垂直整合,或谋协同合作,或谋拓宽渠道,或谋融资上市,或谋跨行切入,或谋转型……纷纷砸巨资或内修技术、或外修门路,更有水果贩、轮胎商、造船老板等“门外汉”强行杀入,目前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表明外行进入LED行业究竟占多大比例,但低门槛的LED波及各行各业躁动的人们。
然而,一窝蜂投资LED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加凸出,产能过剩加剧、厂商狂掀价格战……无序恶性竞争侵蚀整个行业的健康肌体。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所有规划投资的LED项目若100%投产,产能过剩危机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LED蓝宝石衬底和LED芯片领域。厂商要如何消化这部分库存?寻找市场廉价清货,于是价格战愈演愈烈。一年时间内LED芯片价格由6元多降至2元多,下游LED灯具价格则普遍降低近三成,越来越逼近节能灯。
纵观2012年上半年,中国LED产业投资脚步整体放缓,并逐渐趋于理性,已经告别投资“争上游”时代。投资者可以无视产能过剩,但是国内大宗投资项目的搁浅不得不引发思考,保利协鑫蓝宝石项目的退出,佛山旭瑞光电项目的触礁等等至今还震动着业界,不过,业者投资LED上游项目将会越来越谨慎。
上市——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LED行业万象丛生,但是依然抵挡不住企业上市的步伐。虽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大批企业通过上市实现了快速发展。对LED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LED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IPO成功的企业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可加速行业整合。这似乎也是LED企业竞相上市的原因之一。
上市,已显然成为LED企业扩张规模、加快发展的最重要渠道。无论是企业本身融资需求,还是资本的刻意推动,自去年底LED引爆上市潮后,2012年上半年LED企业上市热度丝毫不减。
据数据统计,去年LED企业IPO过会共有13家,其中木林森IPO过会上市受阻,实际成功上市6家,IPO过会待上市6家。2012年,仅1季度已经成功上市的LED企业就有6家,包括万润科技(2月17日)、利亚德(3月15日)、茂硕电源(3月16日)、聚飞光电(3月19日)、长方照明(3月21日)、远方光电(3月29日),不难看出,有5家企业都集中在3月份上市。而华灿光电则在6月1日成功上市。此外,还新增IPO过会等待上市的有艾比森(5月18日)、金莱特(5月23日)。同时,正在排队等待上市的LED企业也不在少数。
LED对环境的要求逼迫这些企业必须快速上市,国家和政府对新兴行业尤其像LED行业是网开一面的,对企业盈利状况的要求不是*高的,因而排队的企业很多,预计未来对要上市的公司要求将越来越高。
外企——不容小觑的“劲敌”
一切需求源于市场,一切决策源于市场,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是全球LED产能消化的最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聚集了全球近8成的LED封装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封装工厂”。
2012年上半年,不难发现国际LED巨头动作频繁,纷纷调整战略加紧在华布局,加大中国市场开拓力度,把中国作为未来布局最大市场。
日本L E D龙头日亚化学不再低调,高调宣布调整产品策略,转型LED照明市场,并表示未来80%LED照明产品都将在中国生产,在广州设立分公司后,还将在重庆、杭州等地建立分公司,完善日亚在中国未来十年的布局。
欧司朗2.5亿欧元投资的封装厂最终敲定江苏无锡,并称主要看好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服务。
飞利浦照明在中国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业务增长,尤其是LED照明业务,飞利浦表示将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支持,目标是在2015年实现LED业务占整体业务量的50%。
东芝、松下近日也纷纷高调宣布进军中国LED照明市场,松下将中国LED产品扩至60款;东芝则关闭部分日本工厂,将产能转移至中国。
国际业者深知,抢占中国市场低价才是王道,才是立足中国市场之根本,而在中国设厂或扩大产能,成为降低成本的途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五大LED巨头已有欧司朗、科锐、日亚、飞利浦4家在中国设立工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欧美日等国家或地区LED巨头还将进一步在中国投资设厂,完善中国市场布局。
人才——企业的真正“博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LED行业,人才的培养及团队建设已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随着LED产业的高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庞大的人才缺口。因此,在LED行业频频爆出“人才战”与“挖角门”事件。
今年4月,三星诉11人泄露OLED核心技术,引发三星与LG人才战升温。而此类事件以后在行业中仍会发生。至于挖角LED人才,早在两年前,就频频出现内地以高薪挖角台湾人才的事件。台湾人力业者更是爆出,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高阶人才,在内地的待遇比在台湾薪资高4.5倍。
有人说,设备可以买,但操作设备的人才还是要自己培养,但即便是这些高端技术人才,在缺乏职业操守与企业忠诚度时,通常会经受不住利诱,“将薪比薪”寻找更好的去向。因此,有企业挖角,就有员工跳槽,人才的流动在LED行业无法避免。
也正好验证了那句“L E D行业最缺的不是钱、也不是机器,而是人才”。于是,企业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大陆猎头公司透露,公司储备的半导体人才已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公司目标已经转移台湾,以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
统计数据表明,预计到2015年,中国微电子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方面的研究人员的需求将达到3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以及需求缺口。而半导体行业在欧美和日本都比较发达,但去那些地区招聘人才的成本太高,相比之下,台湾半导体产业处于蓬勃期,人才相对丰富,是*佳的选择。
LED人才缺口严重,如果人才长期缺失势必会影响未来LED行业发展,但只一味地转移台湾人才到大陆并不是长远之计,企业培养相应的高级人才势在必行,但加强员工的职业操守也刻不容缓。
倒闭门——洗牌的“必经之路”
目前,在L E D行业中,中小企业技术低端、竞争激烈、融资渠道狭窄,生产企业、供货商、客户三者之间纠缠于“连环债”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企业脆弱的资金链条埋下隐患。最终不得不面临倒闭。
所谓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归根结底,倒闭的根源还在于企业本身。目前LED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一旦看到哪个领域赚钱,就一窝蜂涌入,跟风起哄、浑水摸鱼,生产的产品只重量不重品质。抑或是有的企业在行业里淘到一桶金后,便不知天高地厚盲目扩张与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
2012年,80%的LED照明封装企业资金吃紧或亏损,20%到30%的LED应用企业感觉到很紧张,以至于有不少原先疯炒的LED照明企业抛弃实体经济而转向资本投资,甚至使一些LED企业“举家跑路”。
继去年的“钧多立”跑路事件之后,2012年1月9日,LED路灯企业深圳德士达光电再次爆出老板“跑路”事件。而近期深圳亿元级LED显示屏企业愿景光电的倒闭,在波澜不惊的显示屏行业激起千层浪。
愿景光电表面上是经营不善,实际上是被整合了。LED显示屏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利润好一点时7%-10%,差的时候仅有5%。然而毛利越低,企业就越希望把规模做大。而投入越大,欠款就越多,风险必然越高。
10%-20%的企业遭遇洗牌很正常,洗牌正是让浮躁的LED显示屏行业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而LED行业今年有所好转,但在一些细分领域及部分问题积累较严重的企业仍面临相当大的困境,LED产业整合的速度正在加快,今后还将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但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有懂得相机而行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辞任门——惊天内幕的“导火索”
2012年上半年,LED资本市场的两大明星企业佛山照明、雷士照明创始人相继卸任,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后续媒体不断爆出的一连串惊人内幕让业界瞠目结舌,更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柄。
先是佛山照明2012年4月23日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钟信才辞任所担任的总经理职务。时隔一个多月,钟信才卸任事件余音还未了,5月25日,雷士照明突发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请辞所担任的一切职务。
两大上市公司创始人的离奇卸任,媒体怎能放掉揭开卸任背后这层面纱的绝佳报道时机,各大媒体纷纷展开两大风云人物辞任原因的深度调查。于是乎,两公司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广泛传播,且不谈论这些报道的真假,一连串的丑闻已经让两公司在资本市场严重受挫,股价更是“跌跌不休”,而这些惊人内幕更像是一个个“利器”,不断把两大企业推向舆论的浪口风尖。
佛山照明连续3年年报造假、钟信才父子密织关联公司网、佛山照明陷利益输送、内部斗争或使“灯王”褪色等等,媒体更是笑称曾因连续多年高额分红回报投资者而被誉为“现金奶牛”如今堕落成了“山鸡”。
证监会已责令佛山照明进行公开说明,“纸包不住火”这个道理想必佛山照明比谁都清楚,只有坦白才是上上策,佛山照明终究还是承认事实,钟信才已公开致歉并愿意接受惩罚,但是一句“不懂法”还是让人们笑了。
而对于吴长江的“辞任门”,闪辞后离奇失踪30日,媒体爆出雷士照明重庆生意迷局,更是力证股东施耐德欲彻底掌控雷士,通过吴长江微博的蛛丝马迹,渐渐揭开“辞职门”的面纱,果真是“被辞职”的。
正如吴长江所说,雷士是他的毕生心血,他永远不会放弃。而当辞职真相昭之天下,很明显,吴长江下一步棋则是夺回经营权。于是,工厂停产、全员罢工、经销商停止下单、供应商停止供货……各种戏法上演,为吴长江重新回归雷士铺平道路。重掌雷士控制权,吴长江貌似志在必得。
所谓“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这场创始人与投资方的博弈战并不是个案,而是反应一种现象,更多引起企业的思考,在引进投资方不得不更加谨慎。
政府补贴——救世主的“血液”
政府补贴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各地政府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相继推出相关LED产业扶持政策和补贴政策,内容涉及资金、土地、科研、税收、人才引进、设备购买等各个方面,而此前出台的财政补贴政策,更多倾向于补贴上市公司,倾向于补贴政府工程。
补贴的意义,对于政府而言,无非是想“养肥”企业,税收好有保障;而对企业是不言而喻的,直接贡献营收,粉饰财报,更是部分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吃进“明补”的企业带着“光环”日子过得滋润。政府一直青睐补贴LED上游,出手阔绰,三安光电、德豪润达是最懂的。
2012年上半年,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乾照光电、澳洋顺昌、勤上光电、国星光电、广日股份等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程度补贴进账。但是,政府补贴不具有延续性,市场并不买账,加上退市新规出来之后,主营业务盈利才能摆脱退市风险,所以政府补贴并不能帮助企业摘星脱帽。
在经济转型期,部分企业获得补贴可以理解。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公司利润空间日益压缩,政府实行补贴政策,有助于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但是,如果企业自己的创新、变革力度薄弱,造血机能不足,财政的输血只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另据观察,这种“明补”方式收效甚微,仅补贴设备采购仍无法解决国内LED上游企业的核心技术问题,并未从实质上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业内普遍达成共识:出台终端应用产品补贴及鼓励政策是最有效推动产业自下而上发展的手段。
专利——没有硝烟的“战争”
专利已成为各产业中企业之间幕后的一种战争武器,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攻击对手最犀利的武器,亦是LED企业无法逃避的战场,国内业者似乎已经看惯了国际巨头之间的专利炮轰。
2012年上半年,日亚与亿光这对老冤家专利较量持续,欧司朗与韩厂三星、LG的专利诉讼有了结果,而近期Cree与旭明光电已经同意结束双方一年多来的专利侵权诉讼。
据观察,国际巨头已基本完成相互间的专利授权,而Cree与旭明的专利和解也反映出,在市场利益面前,采用“双赢战略”才是上策。
而对国内L E D企业来说,由于核心专利均被海外厂商控制,企业随时面临着专利侵权的风险。大多中国LED企业涉及的专利战,大多以和解或者赔偿收场。
真明丽在今年2月与飞利浦签订了专利合作协议;紧接着4月10日,众明也与飞利浦签署LED照明专利技术合作协议。
除了与厂商直接达成专利合作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与国际LED芯片厂商达成战略合作的方式,以避免海外市场的专利壁垒,深圳金流明与夏普签订的战略合作便是如此。
国内企业深知专利对自身发展的弊端,业内已提出建立“专利池”的想法,通过成立专利联盟,加强专利战略研究,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专利的授权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个应用专利置换一个核心专利的形式,整体降低企业的成本。
标准——行业乱象的“根源”
一直以来,中国市场LED产品鱼龙混杂,性能各异、互换性差,由于对产品缺乏衡量标准,给整个LED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没有硬性的、统一的标准,消费者选购缺乏评判指标。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导致市场上的LED企业真伪难辨、优劣难辨。不同的地方标准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也导致做高端产品的公司“吃亏”,低端产品却可以通过低价轻易拿到项目,“劣币逐良币”。不解决行业标准问题,就不能够遏止行业乱象。
如今LED包装有了统一标识,佛山起草了国内首个LED包装标准。LED灯具包装虽然有标可依,但政府监管部门不仅要对LED包装标识进行整顿,而且规范好整个LED市场才是关键。
2012年4月,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颁布了《广东省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实施方案》和《标准光组件层级项目指导书》等文件。紧接着,国内22家科研机构、上市公司和德豪润达、晶科电子等龙头企业,于5月3日正式签约成立LED照明“标准光组件联合研究联盟”,拟解决内地LED照明市场欠缺标准,以及竞争混乱的现状。
而国际方面已在4月19日完成了ZigBee Light Linktrade标准制定和认证。欧司朗、飞利浦及GE已宣布将采用Zig Bee Light Link(ZLL)开发可实现光源控制的LED照明产品。ZigBee Light Link标准可望成为照明控制应用的主流规范。
而让国内业者揪心的是,欧盟、美国等主要出口地计划提高进口产品标准。欧盟委员会发布通报,要求只有能效指数达到0.2以下的定向LED灯和定向荧光灯才能进入欧盟市场。也许,随着LED技术的快速进步,不排除欧盟会继续提高要求的可能性。
欧盟灯具能源标签法案中的要求是最低的准入门槛。中国LED标准制定部门可以很好得借鉴,如果中国也按这个标准实施的话,低端市场则将会重新洗牌。
来源:阿拉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欢迎投稿
电话:186-8291-8669;029-89525942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
QQ:2548416895
邮箱:yejibang@yejibang.com
或 yejibang@126.com
每天会将您订阅的信息发送到您订阅的邮箱!